“糖”甜在嘴裏卻苦了身體  

人體的熱量來源,除了葡萄糖之外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脂肪。就像汽車一樣,有的引擎需要使用汽油,有的引擎可以用和電或其他燃料。

亞洲國家習慣米食與澱粉類為主食,大多時候身體只會利用葡萄糖來產生熱量,但是糖類飲食造成的問題很多,同時也造成胰臟的工作負荷過大,進而衍生很多身體的問題和病痛。

很多研究開始探討如何不以米食與澱粉類為主食,減糖飲食因此誕生,也開始有越來越多醫師已經了解,用減糖可以處理很多慢性病的問題,現在也已經有很多人了解到減糖飲食。

在沒有糖類進入身體的情況下,人體就開始運用脂肪當熱量,將脂肪轉化成酮讓細胞攝取熱量。就好像身體裡,使用葡萄糖的引擎沒有葡萄糖的燃料,體內的另一個使用脂肪為燃料的引擎就會啟動,用脂肪當熱量。

“糖是合法的毒”

身陷其中的我們如何解脫?

許許多多國內外的資訊,讓我們了解到飲食的方向,事實證明減少糖類的攝取,對健康的幫助是相當大的。目前人們願意聽從警告盡量少喝含糖飲料,但糖隱藏在很多地方,我們並不是很了解,一份新的研究報告顯示,許多人的食物中仍含糖過量。

大部分含糖食品並不是餐廳的菜餚,而是來自於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和食品。在平常吃的東西中隱藏了很多看不見的糖分,這些看不見的糖比看的見的糖更隱蔽,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就攝入過量。吃進過多的糖,會導致血糖忽高忽低,在糖轉化成脂肪後,除了造成肥胖、代謝疾病外,還會造成脂肪肝,甚至產生過敏體質。

被糖份包圍的我們,該如何減少糖分的攝取?最常聽到的是不要吃飯 、不要吃麵粉製的食品,水果只能吃不甜的,甚至有人認為口味是鹹的、 無加糖的食品(無糖餅乾、無糖麵包.....等)裡面就沒有糖,這些觀念都是對糖的誤解。無糖不等於無醣,含醣食物其實相同於米飯、麵粉製品等,吃了也等於吃進很多糖。

醣類食物來源分類可以分為單醣、雙醣及多醣類,單醣類包含葡萄糖、果糖、半乳糖;雙醣類包含蔗糖、麥芽糖、乳糖;多醣類包含澱粉、糊精、纖維質、肝糖、一般食物分為六大類,其中奶類,主数根莖類及水果類,均為「含醣」食物,建議避免過量攝取。

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優化您的瀏覽體驗。隱私權條款

請先啟用網頁瀏覽器cookie並重新整理網頁再試。

點擊「同意」或繼續瀏覽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。